您好!欢迎访问中山人文社科网!
党建工作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李春华: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01日  点击:5355  作者:李春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提出“八个明确”具体要求,同时在行动纲领层面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其中包含着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阐释,在理论上具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不愧是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性表现在多方面:科学判定我国所处的新时代;准确概括我国社会的新矛盾;明确提出新时代的新课题;深刻把握社会主义的新特征;擘画中国现代化强国的新蓝图;深化对“三大规律”的新认识;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新部署;凝聚文化自信新动力;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新外交。这十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包含,不仅从多方面反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精神实质以及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等特点,更主要的是从多角度体现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创新性。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只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批驳那些将二者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但还没有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联系起来并作为其本质特征,尽管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内含着共产党领导的原则。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这一重要论断把党的领导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把党的领导升华到社会制度层面,不仅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而且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高度,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有其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依据。本质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最显著的标志。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即是与其他社会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直接提出和明确使用过“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这一概念,但从他们对有关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把社会主义本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规定:价值规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条件规定——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制度规定——公有制与计划调节。[]对社会主义本质作过深刻的分析和明确的判断,他们从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中去研究社会主义,主要是从价值层面来规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如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将其理解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实现人类解放,使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正是这一点构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及其它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列宁在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作了深化,其基本观点也是从价值目标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如:人民追求“过好日子”,活得比“旧制度好”。而把那些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条件,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来理解的。如,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党的领导等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出了新的概括。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这一概括中没有提及公有制,是因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特征而不是本质,这一观点也是与马克思的思想完全一致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来实现,而无产阶级只有建立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先进政党,才能最终完成其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可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实现条件和实现途径。因此,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内在的基本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产物,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征。这些特点或特征表现为很多方面,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明确把共产党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195612月,我们党发表了《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概括为五条,即:第一,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织成为共产主义的政党;第二,无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之下,联合劳动人民,经过革命斗争从资产阶级手里取得政权;第三,在革命胜利以后,实现工业的国有化,逐步实现农业的集体化,从而消灭剥削制度和对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消灭阶级;第四,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文化,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积极准备条件,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第五,坚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承认各民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这五条原则从不同层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或一般特征。而其中第一条,就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织成为共产主义的政党。”也就是说,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的和首要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始终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之一也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将之提升到了更高的层面:“最本质的特征”、“最大的优势”。20149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崭新论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2016 7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两个全新论断。其全新的意义就在于,这两个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这个重要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新概括,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取得,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结果。社会主义中国的诞生,不是近代中国社会自然而然发展的逻辑结果,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正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担负起救亡图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之后,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踏上了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壮丽征程,并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丽史诗。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归根到底是由党的先进性质决定的。它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因为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经历过艰难曲折,也犯过许多错误甚至是严重错误,但从总体上说,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离开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缺乏根本的政治保证,就会失去正确方向。历史曾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也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1028日。

 

  []杨瑞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7期。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87-489页。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72日。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150152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3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