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科联每年组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民生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从年度优秀课题中撷英拾萃,以飨读者。
“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背景下中山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对策研究
“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中山市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问题也已成为家庭甚至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老年人养老模式主要为居家养老,但随着经济发展快速,许多年轻人无法全面照护老年人,因而无法使老年人获得舒适的养老生活。因此,我国建立了符合国情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居家养老使家庭照顾和社区照顾得以互补,让老年人可以妥善养老,舒缓了老人的内在心理困境。
中山市老年群体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普遍存在。根据研究组调查数据,整体上中山市老年群体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最大需求是紧急救援(95.8%),其次为疾病预防(94.7%)和健康咨询(94.7%)。
据研究组了解,中山市提供“医养结合”的机构有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中山火炬开发区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的中山火炬开发区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区街道的裕永健康,其他区域目前未了解到有相关的机构提供服务,而东区街道与石岐街道基本都是中山本土原住民,因此更需要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
现依据本研究的结果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社工+志愿者”模式推动医养服务落地社区
(1)联动社区系紧安全线,确保老年群体安全底线。现今为老年群体提供紧急救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组装家庭安全铃,由社工机构或社区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总监控室,只要老年人触发安全铃,相关人员立刻前往帮助;二是社工或者联动邻里作为志愿者与老年人约定特殊标记,例如每天早上9点拉开窗帘,如若老年人没有按时拉开窗帘,则社工或者其邻里志愿者立刻前往查看原因。因此,为了确保老年群体的安全,社工可以在东区范围内了解是否有安全铃的相关企业,协调安全铃安装和设置的费用,将老年人群分为自身有能力提供该费用、子女可以提供该费用、无能力无子女无法提供费用,依据实际情况为老年人安装家用安全铃,必要时与社区及企业协商费用问题。同时社工可以联系老年群体周边的志愿者或者发展邻里作为志愿者,辅助关注老年群体的帮助,避免老年人在家里出意外来不及触发安全铃的情况,从多方面兜住老年群体的安全底线。
(2)社工+志愿者温暖送到家,丰富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老年群体对于精神慰藉需求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所处社区缺少精神文化活动,二是老年人无人陪伴。因此社工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在社区内收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活动需求,按照实际需求定期开展社区精神文化活动,也可将有同种需求的老年人聚集一起开展小组,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对于渴望他人陪伴的老年群体,社工可以与志愿者定期前往家访,同时可以发展社区内的青少年志愿者,与他们一同前往探访老年人,尽最大程度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慰藉需求。
二、深入研究切合实际需求,推进医养服务全面合理发展
(1)分区域大规模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本研究作为中山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的前置研究调查,存在区域局限性,且调查方法为方便抽样,难以体现整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同时本研究数据规模较小,结论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资料佐证此结论。因此建议选取和修改合适问卷,在中山市各区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不同区域甚至不同片区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研究其影响因素,从该方面着手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
(2)为老年群体建档归类,提供切合实际的养老服务。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为每个接受调查者建档,以同个区域内或相邻区域内存在类似情况和需求归为一类,各相关部门联合在该范围为老年群体提供切合实际的养老服务;同时发挥社区及社工的功能,发掘除调查对象外的老年人,为其建档归类,让其能够享受满足实际需求的医养服务。
三、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
(1)与火炬开发区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转运有需求的老年人。当前多存在养老机构难以满足老年人医疗护理、医院无法提供养老的问题,老年人长期住院导致“押床”现象发生。现有火炬开发区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相应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因此可以与其进行合作,将在医院有医养服务需求的老年人转运到该处,缓解医疗资源的紧张程度。
(2)洽谈合作机构,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与火炬开发区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只能暂时向住院老年群体提供医养服务,无法向居家及其他较远区域有医养服务需求的老年群体提供,因此区域政府可以与相关机构洽谈合作,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引入本区域,为区域内的老年群体提供更好的医养结合的针对性需求服务(如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同时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
课题负责人:黄韵芝(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课题组成员:李思玲 吴素红 李泽平 何宝琳 孙迎春 潘澍之 周芳芳 程航 姜滢 关艳英 郑志雄 朱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