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山人文社科网!
年度总结

市社科联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01日  点击:7212  
  

2016年主要工作

    2016年,市社科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团结和带领广大社科工作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全力构建“大社科”格局,积极开展理论宣传、课题研究、社科普及、人才培养和阵地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重视思想理论宣传和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理论氛围和思想引导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作为重要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理论指导。先后组织社科理论界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做好思想理论宣传工作,不断把全市社科工作者的思想统一到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上来,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会议及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学术研讨会、报告会、论坛、专题笔谈、专栏等形式,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民修身行动、孙中山思想、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组织专家学者到基层宣讲,开设讲座超过50场次,为广大干部和市民传播党的思想理论,为广大群众提供思想引导和精神食粮,帮助他们统一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引导社科工作者从理论高度总结宣传中山发展经验,在中央、省级等媒体发表理论文章10多篇,为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家园营造良好的理论氛围。办好《中山社会科学》杂志,每期发表理论文章20多篇,成为我省办得最好的地级市社科刊物之一。

    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确保全市社科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成立市社科联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加强各类理论宣传阵地的管理,拓好网络思想阵地,把好刊物办刊方向,守好成果出版内容。加强各类社科组织的管理,加强各类报告会、研讨会、论坛的管理,对各社科组织开展学术活动认真严把政治关和学术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社科规划课题和优秀成果的审核管理,建立健全社科规划课题立项评审和优秀成果评比制度,确保学术导向正确,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政治理论导向错误和学术不端行为,确保全市社科工作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坚决不给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的舞台。

    (二)切实加强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充分发挥市社科联“智囊团”的职能和作用,加强应用对策研究,组织社科专家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党政决策的难点问题以及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认真组织社科规划课题研究工作。全年共立项并完成课题55项,合作完成课题3项,涉及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各领域。《中山市新型智库建设研究》《供给侧结构改革下构建中山大数据应用体系研究》《国家大数据战略下的中山发展路径研究》《全民修身行动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互动机制研究》等课题,均受到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为推动中山发展,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强化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借力借智,组织省市专家先后完成了《岐澳古道:中山市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新地标》、《岐澳古道(五桂山段)开发利用概念性规划》、《保护利用岐澳古道  抢占“海丝”战略发展先机》、《岐澳古道深化研究与开发利用》、《岐澳古道历史文献和地面文化遗存研究》等多项研究报告,出版了《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岐澳古道》一书,为有关领导及部门开展岐澳古道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智力支持。

    深入开展孙中山思想研究。承担省市重点立项课题《孙中山研究口述史》的工作,历时5年,对国内外近百位孙中山研究的著名学者进行口述采访,于2016年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前夕顺利出版,全书共7卷12册,300多万字,为今后全面深化研究孙中山,抢救、保存、积累了宝贵的学术思想和文献资料,让我市的孙中山研究在全国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在该书的首发式暨学术座谈会上,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南京、长沙、广州、郑州、贵阳、澳洲的30多位国内外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无论是从孙中山研究来说,还是从学术史的角度去看,《孙中山研究口述史》既是一次个体学术生涯的口述回忆和既往社会文化的再度呈现,又是一项孙中山研究资源的抢救性保护工程。中国社会科学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中山日报、新华网、光明网、新浪网、团结网、网易新闻、近代中国研究网、南方网、广东新闻、广东之窗、中山网等10多家媒体也分别开设专版或专题争相报道。

    切实加强优秀社科成果的转化利用。出版《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研究报告》《全民修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5年中山理论文萃》等书籍,及时转化优秀社科成果,供市领导和各单位、各镇区决策参考。利用南方都市报、中山日报、《中山社会科学》等报刊杂志及时摘录优秀课题成果报告,在“中山人文社科网”及时上传课题成果报告,供全体市民、社科工作者和读者查阅。与市委宣传部合编4期《中山理论研究》,通过内参的形式呈报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审阅,为其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持。

    发挥两个研究中心作用,为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和市全民修身行动出谋划策。省台湾研究中心——中山台湾研究所组织专家以孙中山的思想发掘和形象弘扬为切入点,立 足历史探索、现实需要和未来愿景,先后完成了《构建以孙中山为纽带的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机制》、《拓展与深化海峡两岸孙中山纪念活动文化内涵》等多项重大课题,得到国内许多专家和台情研究机构的好评,课题成果被省台办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评为“优秀”等次。市全民修身行动研究中心完成《心理学视角下全民修身行动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研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基于礼仪文化视角的中山全民修身行动研究》等课题,出版《中山市推进全民修身行动研究》和《全民修身和社会治理》等书籍。

    (三)主动探索社科普及的有效形式,为提高市民的人文素养创新路径和载体

    着力推进社科普及特色化、常态化、品牌化建设,构建社科普及“大社科”格局。发挥各社科组织的优势,调动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全年举办100多场次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社科普及活动,参与的市民超过30万人次,为传播理论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创设了有效路径。

    发挥地方特色文化优势,促进社科普及品牌化。紧紧围绕孙中山等历史人文资源,重点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会、论坛、展览等活动,使孙中山思想文化、香山文化、全民修身行动成为我市社科普及活动的最大品牌。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为契机,市社科联参与组织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主办《孙中山研究口述史》首发仪式暨学术座谈会,开展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社科知识竞赛,出版《孙中山研究》等;市孙中山研究会、市集邮协会、市华侨历史学会、沙溪镇分会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图片展、邮展、图文展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面广,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分会开展了编印孙中山思想校园读本、知识竞赛、摄影展等孙中山思想进校园系列活动,亮点突出,精彩纷呈,让中山高校学子了解孙中山、学习孙中山,热爱孙中山的故乡。

    集聚全市社科组织的力量,推进社科普及常态化。在集中力量办好“社科普及周”或“社科普及月”活动的同时,积极寻找社科普及常态化之路,全年不定期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举办上百场活动,让社科普及贯穿于全年社科工作的始终。“国学文化周”、“百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地税杯’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孙中山史迹径展览”、“家庭知识竞赛”等活动已经成为我市社科普及的重要亮点。

创新社科普及形式,推动社科普及大众化。以学校、企业、社区、农村为平台,开展图片(图书)展览、知识竞赛、征文、讲座、广场咨询、送书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    的活动,构建了一个宽广、立体、多元的社科普及网络,让不同群体享受到人文关怀。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多样化地探索社科普及传播渠道。支持市国学促进会办好“中山国学堂”微信公众号和短信平台,其中“中山国学堂”微信公众号荣获“十大国学公号”荣誉,入选省委宣传部评定的首批“岭南书香”全民阅读优秀平台;发挥“中山人文社科网”“中山社科微信”“中山社科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作用,扩大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普及力度,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多视觉、多渠道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四)努力创新社科组织管理模式,为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组织的蓬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拓宽基层社科组织覆盖面。继续在条件成熟的一个镇区成立社科联分会,在一个基础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建立社科普及基地。

    引导社科组织规范化制度化。鼓励引导和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文化建设。加强基层社科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印发相关文件引导基层社科组织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制定团体会员管理制度、团体活动经费管理办法、分会和社科建设基地工作职责、信息上报制度等,让社科组织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通过组织培训班和开展各种富有成效的现场会、座谈会、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提高社科组织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支持基层社科组织开展工作。与部分基层社科组织合作开展课题调研,深入挖掘、保护和弘扬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适当资助基层社科组织开展活动和出版学术成果。贯彻下基层制度,领导班子亲自挂帅,带头深入部分基层社科组织和高校调研座谈,指导其开展各种学术和社科普及活动,倾听其意见和建议,为其发展支招献策。

    (五)着力强化社科人才队伍建设,为繁荣发展我市社会科学工作奠定人才基础和集聚力量

    搭建高端学术研讨平台促进步。组织、承办和参加了一系列国内外高层次的学术活动,协办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联合举办广东省疍民文化研讨会、孙中山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郑观应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切实为我市社科工作者提供与著名社科专家同台研讨的机会,提高我市专家学者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构建本土学术交流平台促提升。2016年在全省地级市首创举办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汇聚了近200多位省市专家和1000多名大学生参加,收集200多篇论文,引起了省市媒体及社科界的广泛关注,获得省社科联领导的高度肯定。

    强化社科队伍建设促提高。响应中央、省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培养工作。带领市社科人才库部分专家前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学习调研,开拓视野,取长补短;组织青年社科骨干培养对象前往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培训,与当地专家学习交流和对话研讨;举办社科普及工作专修班,组织部分社科团体、分会、基地的社科普及人员前往贵州省社科院学习培训,到遵义市实地教学。推荐社科专家参加全国、省级学术会议及评奖,为我市社科工作者提供更多参与学术研究、课题调研和评比争先的机会。在全国第27次大中城市社科联联席会议上,中山市社科联、沙溪镇分会、市集邮协会获得“全国优秀社科组织”称号,这也是市社科联连续第二年获此荣誉;每年均有多人获得全国、省、市优秀社科普及专家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促发展。积极开展学习型、服务型、研究型机关建设,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切实转变机关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完善机关制度建设,完善或修改16个规章制度,出台《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规章制度汇编》,理顺和规范了各种事权和责任,营造了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机关工作氛围,增强了服务的能力,提高了服务的效率。


2017年工作设想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九大,市社科联要以去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广大社科工作者,根据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推进理论创新,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服务,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结合实际,今年我市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传播主旋律为中心,着力增强理论宣传的实效性

    发挥社科理论界在理论学习和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组织全市社科工作者和社科专家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通过报告会、座谈会、论坛、笔谈等形式切实做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肩负起理论宣传的重要职责,对各种错误思潮,要深入辨析批驳和及时发声亮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唱响主旋律。努力创新管理运行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现管理工作常态化,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绝不给错误思想传播提供渠道。增强理论宣传的实效性,充分利用社科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平台,发挥社科界的思想引领作用,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抓住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重要节点,深入挖掘宣传中山特有的改革开放历史资源、发展经验和既有成就。

    (二)以破解“四个难以为继”为重点,着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成效

    进一步加强社科规划课题和重点课题的组织管理工作。聚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和重大部署,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发展大计等热点难点问题为主攻方向,以破解“四个难以为继”为重点,依托高校院所等研究机构的资源与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及时拿出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实践性的课题成果,为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推动幸福和美法治中山建设提供智力服务和决策参考。

    继续深化孙中山、郑观应等中山历史文化名人和本土特色人文资源的挖掘、研究和弘扬工作,出版《孙中山研究百年史》(上下册),发挥基层社科组织和社科专家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多出精品力作,有效提升中山文化软实力。

    加强“双刊”建设,推动学术研究和理论宣传。《中山社会科学》要进一步提升品位和知名度,拓宽稿源,更好地发挥其在理论研究、决策参考、对外宣传、学习交流中的作用。办好《中山理论研究》,组织专家学者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调研和建言献策,积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荐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继续发挥全民修身行动研究中心和中山台湾研究所的作用,加强有关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出更多富有指导性、实践性的成果。

    (三)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为契机,着力提升广大市民人文社科素养

    今年,我国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各社科组织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座谈会、征文、展览等形式开展宣传普及活动,不断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市民人文素养,增强中山城市文化软实力。

    继续办好社科普及月(周)活动,团结发动基层社科组织及有关单位举办社会科学进基层活动,通过编印通俗读物、开设讲座、举办展览等形式,丰富社科普及月内容,扩大参与面和影响力。进一步铸造社科普及品牌,积极探索长效机制,让社科普及活动真正成为惠及百姓的文化盛宴,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人文素养。

    进一步加强社科普及阵地的建设,办好“中山人文社科”网站和“中山社科”微信公众号,让他们成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有效平台,充分发挥它们在理论导向、学术探讨、信息互通、经验交流等方面的作用。继续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办好社科普及工作培训班,提高广大社科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以搭建高端和本土学术交流活动为平台,着力增强服务社会科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学术交流和队伍培养力度,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为社科专家人才库成员和青年社科骨干创设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组织一批优秀社科骨干赴武汉学习,与著名社科专家面对面研讨交流。组织部分社科组织参加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第28次工作会议,帮助他们打开视野,拓宽思路,汲取经验,推陈出新。

    继续做好高端学术研讨平台的搭建工作,举办“全国地域文化研讨会” 、“海洋经济学术研讨会”等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邀请更多的全国、省级社科专家学者与我市专家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办好第二届中山市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让更多的社科专家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实行社科联机关与常务理事、社科基层组织领导定期联系制度,真正发挥联系纽带作用。健全和完善社会科学学科专家组及人才库的运行机制、社科骨干培养对象的培训机制和优秀社科成果的后期资助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效发挥他们在宣传普及、学术研讨、课题调研中的作用。引导全市社科工作者积极提高道德修养,切实按照政治过硬、学术精良、作风正派的要求,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悉心钻研、开拓创新的青年社科骨干。

    (五)以构建大社科格局为抓手,着力加强基层社科组织的建设

    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任务分工,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重点围绕理论素养、文件撰写、组织协调、调查研究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社科联机关的服务水平。

    创新管理形式。加强对社科组织的管理和引导,端正学术导向,壮大主流声音。拓展工作思路,引导基层社科组织在理论研讨、课题研究、咨询服务、社科普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成果转化、自身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加大对社科团体的组织指导、跟踪反馈、督促检查和支持奖励力度,做好信息采集、动态管理、会费使用及重大事项审批等日常管理工作。举办基层社科组织负责人培训班,交流工作经验,提高其大局意识和法律意识,推动社科组织健康发展;创造条件组织基层社科机构参加省内外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工作水平,推动社科组织健康发展。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150152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3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