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山人文社科网!
专题专栏

卢 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铸就幸福和美中山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09日  点击:13997  作者:
  

 

    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资源枯竭、自然灾难频发等生态危机,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迫使人类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并作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发展路径广受重视。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经济高速发展,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环境遭到破坏、资源难以为继等现实困难。为此,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首提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更是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自身理论体系,完善执政理念,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中山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历来重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系,并早在2005年提出“两个适宜”中山建设后,又于2008年吹响了“三个适宜”新型城市建设的号角。2011年2月,市委薛晓峰书记正式提出“加快升级转型,建设幸福和美家园”;2011年12月中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绿色发展”在内的“六大战略”,全面开创“三个适宜”幸福和美中山共同事业新局面。其中,“绿色发展”就是要保护和弘扬好中山特有的山水美、自然美、人文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山市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积极探索和践行着建设“幸福广东”、“美丽中国”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之一也就是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认为,中山市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重点从价值观念、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空间结构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先导,加速我市城市精神的养成提升。
    生态文明首先意味着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转变。博爱、创新、包容、和谐为特色的中山城市精神建设,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先导,倡导生态价值,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文化。将生态意识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从而促进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提升;将生态道德融入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成为民间道德的主流价值观念,落地、生根、发芽;将生态文化融入品牌文化、企业文化、产业文化、社会文化,成为促进和美中山、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城市精神的内核,实现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加速我市城市精神的养成和提升。
    ◆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加快我市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生产方式上,树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山市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二次腾飞”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必须转变过去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着力淘汰一批落后产业和产能,实现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发展生态技术、生态产业来促进经济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技术为基础,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丰收。充分结合中山市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和引导,推动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以翠亨新区建设为基点,撬动中山市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半导体照明、健康医药、新能源、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生态社区、生态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促进居民生活方式的低碳环保。
    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全体民众,需要引导市民树立健康、适度的消费观,变革社会消费理念,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人们应摒弃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倡导文明、节俭、适度、合理、循环型的生存方式和消费模式,使绿色消费、文明消费成为生活的新时尚。以中山市城市绿道建设和公共自行车租赁为基础,大力倡导绿色出行,使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使绿色饮食、绿色出行、绿色居住、循环再生等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享受到绿色发展带来健康生活新体验的同时,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积极投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国家、城市应强调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合理控制空间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在努力构建宜居中山的过程中,应强化环境保护,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定位,提升城区首位度。应在瞄准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目标的同时,注重保留岭南水乡的原始风貌,体现山水城市的资源环境。在城市开发、治理上,应实现更为高度的民主,从制度建设上构建生态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让更多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人文学者、环境保护专家等参与决策制定,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山市正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努力在全市树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绩观、效益观、生活观,以生态文明涵养城市精神、涵养经济发展、涵养生活消费、涵养资源环境,铸就幸福和美中山!

(作者:中山市社科骨干培养对象、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150152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319号